solution 解决方案

具有资深的技术和专业团队,能为高端客户量身定做最具国际先进性的IT解决方案

我公司具有劳务资质,可以承接建筑安装

机房建设

描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联络手段,作为网络通信设备的管理方,通信机房的建设俨然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建设。

20190620203654_76849.jpg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联络手段,作为网络通信设备的管理方,通信机房的建设俨然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建设。网络通信是目前社会上非常普遍的通信手段,网络通信设备通常集中放置在特定环境的机房里,建设科学合理的通信机房是网络通信正常运作的基础,机房建设要考虑环境、管理、安全和维护等因素。

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通信/通讯机房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由于场地设备故障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A、B、C三级。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

国际上按照数据中心支持的正常运行时间,将数据中心分为4个等级。按照不同的等级,对数据中心内的设施要求也将不同,越高级别要求越严格,1级为最基本配置,没有冗余,4级则提供了最高等级的故障容错率。在4个不同等级的定义中,包含了对建筑结构、电信基础设施、安全性、电气,接地、机械及防火保护等的不同要求。

20190620203724_29846.jpg

通讯机房也分多种,有接入机房、汇聚机房、核心机房,每种机房内的设备也大不一样。核心机房还可按设备的种类再进行分类,有传输机房、交换机房、数据机房、动力机房、长途机房、网管机房。它们从上到下的顺序是:核心机房--汇聚机房--接入机房--用户接入机房是在靠近用户的地方,一般里面除了有必备的电源设备、MDF配线架、ODF/MODF配线架、蓄电池组、传输设备、动环监控外主要的是DSLAM设备、OLT设备和语音设备,其功能就是汇聚普通用户的ADSL、FTTH、电话业务的线路和流量,然后发送到汇聚机房。汇聚机房在核心机房和接入机房的中间,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必备设备外,还增加了汇聚交换机、BRAS设备、SR设备、OLT设备、交换设备、DDF配线架、SDH设备、MSAP设备、DCN网管交换机、政企业务接入交换机、协转设备。核心机房在汇聚机房的上层,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必备设备外和汇聚交换机、BRAS设备、SR设备、交换设备、DDF配线架、SDH设备、MSAP设备、DCN网管交换机、CR设备、各种长途设备、各种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

图1.jpeg

20190620203734_39306.jpg

(一)、通信机房室内基础建设

1、通信机房室内装修材料要求 

(1)、通信机房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

(2)、通信机房内各类装修材料宜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严禁使用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不宜使用强吸湿性材料。

(3)、选用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2、通信机房内墙壁和顶棚的要求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

(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

(2)、墙壁和顶棚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便于除尘,并应减少凹凸面。

(3)、墙面处理可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或墙面砖,宜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墙面砖为浅色、抛光型砖,材料应平整、耐磨,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3、通信机房地面要求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

(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

(2)、应满足通信机房使用要求。地面必须平整,若不平整,需先对地面找平并需进行防潮处理。

(3)、地面面层可采用地砖或防静电漆,宜采用地砖。地砖为浅色、抛光型的防滑玻化地砖,材料应平整、耐磨。对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上回风的通信机房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4)、踢脚线:宜采用黑色陶瓷踢脚砖并与周边平滑衔接,连接紧密,平直。

(5)、地砖、踢脚砖应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4、通信机房隔断要求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隔断。隔断要求如下:

(1)、参照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执行。

(2)、通信机房隔断采用玻璃隔断或隔墙隔断的方式,宜采用隔墙隔断方式。

5、走线架、尾纤槽道要求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

(1)、走线架

1)、参照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标准》、YD/T 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执行。

2)、通信机房内使用双层上走线架方式,电源线及信号线必须分开布放,不得有交叉。

3)、下层的各列信号线走线架之间必须用过桥走线架连接。

4)、上层信号线走线架宜承载通信机房外部进入的电源线及信号线;通信机房内部的连接信号线宜穿放在下层的信号线走线架上。

5)、 走线架材质宜为冷轧钢板,厚4mm;走线架宽度为400mm、600mm或800mm。同一通信机房内应选用同一规格型号的走线架。

6)、走线架距离地面的高度和走线架横档之间的间距宜结合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确定。

7)、走线架搭设时应采用上吊挂方式可靠加固;通信机房内应按实际情况搭设单层电缆或电源线爬梯。

8)、走线架穿越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加装保护。走线架上的线缆放绑完毕后,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2)、安装尾纤槽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参照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标准》YD/T 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执行。

2)、走线架和尾纤槽道应可靠接地。

图2.jpg

6、通信机房门窗要求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

(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YD 5003-200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执行。

(2)、A、B级通信机房入口处安装单扇或双扇防火防盗门,宜安装双扇防火防盗门;防火防盗门的开启方向应向走道方向开启。门与墙体、门与门框之间需做密封处理;门口下需做防水处理,以防楼道内发水进入通信机房。

(3)、C级通信机房入口处宜安装单扇防火防盗门,防火防盗门的开启方向应向走道方向开启。门与墙体、门与门框之间需做密封处理;门口下需做防水处理,以防楼道内发水进入通信机房。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可参照本条要求执行,防火防盗门的开启方向宜向走道方向开启。

(4)、防火防盗门材质为钢质,符合国家甲级防火门标准。

(5)、窗户采用中空双层塑钢推拉窗,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推拉窗上宜设置渗水孔。窗户上方宜安装卷帘式防火窗帘。

(6)、所选材料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二)、集中配电系统

1、电力要求 

(1)、A、B级通信机房电力要求

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YD/T 1051-200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执行。

2)、在条件允许时宜采用两路独立市电电源和一台柴油发电机组的主备用形式。

3)、引入的交流高压电力线应安装高、低压多级避雷装置。

4)、所有用线必须采用整线连接方式,严禁断头复接形式。

5)、交流供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零线禁止安装熔断器。

6)、所有电源线接头应采用铜鼻子压接方式,禁止绕接。电源线与空气开关或电表必须紧固连接。所有线路的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

7)、交流配电箱内的空开设置必须满足通信机房设备用电要求并充分预留备用容量。

8)、配电箱开孔要求:空洞宜防火封堵严密,切口整齐、光滑、无毛刺。

(2)、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电力要求

1)、 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YD/T 1051-2000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执行。

2)、 引入通信机房的交流电源在条件允许时宜采用三相五线制,电压为380V,电压允许变化范围:+10%~-10%,频率为50Hz,频率允许变化范围:±4%;若超过上述电压波动范围,应采用稳压器。

3)、交流引入通信机房后,必须配备室内总配电箱。

4)、所有用线必须采用整线连接方式,严禁断头复接形式。

5)、所有电源线接头应采用铜鼻子压接方式,禁止绕接。电源线与空气开关或电表必须紧固连接。

6)、所有线路的敷设(含配电箱内)应做到横平竖直。

7)、交流配电箱内的空开设置必须满足通信机房设备用电要求并充分预留备用容量。

8)、配电箱开孔要求:空洞宜防火封堵严密,切口整齐、光滑、无毛刺。

9)、通信机房内宜安装壁挂式电源避雷器。

2、电源设备的安装要求 

参照YD/T 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 5079-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 5096-2005《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执行。

3、开关电源要求 

参照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058-2007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执行。

4、蓄电池要求 

参照YD/T 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执行。

5、UPS要求 

参照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095-2008 《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 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执行。

6、电源电缆要求 

参照YD/T 1173-2001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执行。

(三)、照明系统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及以下要求执行。

1、正常照明 

(1)、通信机房区内的照明系统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大楼的照明系统分开。

(2)、通信机房内采用独立高效节能荧光灯,要求灯照度高、无眩光。通信机房区照度宜为500Lx,蓄电池间、电源室照度宜为300Lx。

(3)、灯具应采用分组分区的控制方式。

(4)、电源室宜使用防爆灯具。

(5)、通信机房内的照明线路宜采用穿钢管暗敷方式。

2、应急照明 

(1)、通信机房内的应急照明系统自成一体,照度不宜低于50Lx。

(2)、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灯具或由EPS电源供电的LED灯具(当市电断电时可自动切换由机房内的UPS或逆变电供电)。宜采用第二种方式。

(3)、应急照明灯具应便于日后的检修。

(4)、通信机房内应急照明线路宜采用走线架与穿钢管暗敷相结合的方式。

(四)、通信机房防雷接地保护系统 

(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修改)》、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T 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T 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执行。

(2)、A、B级通信机房接地电阻应小于1Ω;C级通信机房、 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3)、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地使用综合接地系统。通信机房内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金属管道、走线架均牢固连接综合接地极。

(五)、综合布线系统 

A、B、C级通信机房和D级设备间综合布线参照以下要求:

(1)、综合布线涉及电源线敷设、光电缆敷设、尾纤与对绞电缆的敷设、各类缆线终接等。

(2)、各种线缆的敷设要求参照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标准》执行。

(3)、直流电源线与交流电源线需分开敷设,避免捆在同一线束内。

(4)、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靠拢,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同类线应绑扎在一起。

(5)、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

(6)、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

(7)、A、B级通信机房走线架上的综合布线使用扎带或固线器,有条件的A、B级通信机房宜使用固线器;C级通信机房、D级设备间使用扎带。

20190620204249_78400.jpg

通信机房系统建设标准参照专用通信局发布的相关文件关于机房建设的相关要求。

(一)、设计思路

机房整体设计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系统、通讯、空调、UPS等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同时要达到高雅、大方、简洁的风格;机房室内装潢基本格调要简明、淡雅、柔和;机房材料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二)、机房设计

信息通信/通讯机房的建设应该按照使用5年以上,按照这样的一个使用时间周期去设计,必须考虑周期内设备的扩容环境,其包括网络设备的增加,机柜的摆放数量、位置,配电的冗余,空调的制冷,新风和排风的风量等。

机房面积为48M2。为了确保主机房设备的安全运作,避免外部故障而祸及主机房设备,再从消防安全性方面去考虑,划分区域,把安全系数做到最高,消除安全隐患。机房功能分布图如下:

机房示意图如下:

图3.png

(三)、装修系统

通信/通讯机房装饰既大方舒适,又要满足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技术要求。对装饰材料的选择要达到吸 音、防火、防潮、防尘、防变形、抗干扰、防静电等要求。装饰后,要使整个机房色调柔和、通透宽敞、舒适。

1、地面工程

活动地板要求:

1)架空高度

地板的安装高度一般为150-300mm(根据机房现场实际高度为考虑依据)。

2)防静电

防静电活动地板,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3)在活动地板下形成隐蔽空间,可以在地板下敷设各种线管、线槽、综合布线等及一些电气设施(插座、插座箱等);

4)可以在活动地板下形成空调送风静压箱(下送风时适用),能自由调节气流分布。

地面工程的选材:

机房区域采用优质防静电活动地板,常用产品规格600*600*35mm

图4.png

图5.png

防尘漆:机房专用空调送风的活动地板下的钢筋混凝土表面扫聚氨脂防尘漆2~3遍。

2、墙面装修工程

(1)、墙面产品选型

机房内墙面采用防潮耐水腻子、白乳胶、防潮防裂墙面面漆、墙面扫墙面漆及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3、门体

机房区内不开窗户,机房门首先考虑消防分区方面的要求,必须有效地起到防尘、防潮、防火、电磁屏蔽、防静电的作用及安全性能,其次机房的门应保证最大设备的进出,还必须考虑操作的可靠性。

机房的门体选材要求:钢化,甲级防火,密封,门口朝外开(视现场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朝外)。

(四)、配电系统

电力系统包括:交流配电系统、直流配电系统、逆变系统、后备电池系统等部分

1、设计构想及概括

(1)、设计依据:

信息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供配电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和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中对计算机供电方式可分为三类:

一类供电:需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二类供电:需建立带备用的供电系统。

三类供电:按一般用户供电考虑。

在本方案中,机房按一类供电方式设计施工。

(2)、设计概括:

按照招标要求,机房的供电电源技术指标应按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中的规定按A级执行。各项要求如下表:

图6.png

对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等设备供电选用A级标准。为达到A级标准,须有相应的后备电源设备来保障。

2、机房配电选型和配置

(1)、交流供电系统:

机房的交流供电系统由市电引入、油机、低压配电设备等组成。

当市电供电正常时,电源由变压器经供电线路输送到低压配电设备,然后由相关低压配电设备分配到各用电负荷。

当市电停电时,电源由油机通过供电线路输送到低压配电设备,再由相关低压配电设备分配到各用电负荷,实现各需保证供电的负荷的正常用电。

(2)、直流供电系统:

机房的直流供电系统由整流器、直流配电屏、蓄电池组等设备组成。整流器及电池组的输出与直流配电屏相连,直流配电屏的正极接地,直流电源系统向负荷提供-48V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供电正常时,整流器对负荷供电,并对蓄电池组进行浮充充电;交流电源供电不正常时,整流器停止工作,由蓄电池组向负荷供电,从而实现对直流用电负荷的无瞬间中断供电。

直流供电系统配置组合式开关电源、安装直流分配柜体。

(3)、高频开关电源配置: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最大整流能力按机房的远期容量配置,整流模块按近期负荷配置,高频开关电源中整流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确定,其中n为主用,n

(4)、逆变电源配置:

 通信机房内除-48V直流用电设备外,还存在220V交流用电设备,因此机房内需配置-48V转换220V逆变设备。

(5)、后备电池配置:

机房蓄电池配置按照中远期负荷考虑,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png

式中参数说明:

Q:蓄电池容量(Ah)      

K:安全系数,取1.25     

I:负荷电流(A)

T:放电小时数(h)

η:放电容量系数(查表) 

α:电池温度系数,当“10>放电小时率≥1”时,取0.008

t:实际电池所在地电池所在环境温度数值(当地无采暖设备时,取5℃)

其中放电容量系数η表如下:

图7.png

 机房配置的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一般要求 

浮充电压: 2.23~2.27V/PC

均衡充电电压:2.3~2.35V/PC

蓄电池端电压的均衡性:由若干个单体组成的蓄电池组,其单体间的开路电压最高与最低差值不大于20mV。 

自放电损失:每天小于0.14% 

使用寿命:在浮充状态下不少于10年 

循环使用寿命:80%放电深度时≥1200次。

防酸雾性能:蓄电池在正常工作中应无酸雾逸出。 

防爆性能: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遇有明火内部不应引爆。 

环境条件 

设备在-15~45℃环境温度下正常使用。 相对湿度:≤90%(40±2°C时)。

其他要求 

电池组的维护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供货方应提供阀控式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组所需的完整的安装加固及连接材料,满足抗震要求。

电池组必须满足《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YD/T 799-2002相关测试要求。

(五)、防雷和接地系统

1、防雷系统

(1)、防雷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日益普及,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正广泛地配备于各类建筑物中。这些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一旦建筑物受到直接雷击或其附近区域发生雷击,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建筑物内,威胁室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如果防护不当,这些雷害轻则使电子设备工作失灵,重则使电子设备永久性损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现代建筑防雷设计必须高度重视雷电电磁兼容性,完善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

(2)、防雷构成

采用两级电源防雷过压保护,即在机房总电源进线处安装一级电源防雷(100KA)和开关电源进线处安装二级电源防雷(40KA)。两级防雷器之间须有退偶措施。

(3)、防雷选型及配置

主级防雷:在总电源进线处安装高容量一级防雷器,当感应雷袭来时,主级防雷器可迅速被击穿,将雷击高压浪涌就近泄入大地,从而保护机房设备。第一级选用复合避雷/浪涌保护器,可有效地保护一般配电设备,由于该保护器内部采用间隙+MOV复合结构,可实现与下级保护器之间的退耦功能。

次级防雷:为了防止雷电残压侵入设备,在UPS设备电源线进线处安装过压保护器作为第二级保护,响应时间为≤25ns,可进一步减小感应雷电的影响,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损坏。且两级防雷器之间有退偶措施。通过这二级保护,使整个电源系统可有效地得到保护。

2、接地系统

(1).接地标准及必要

静电防护、机房安全接地应符合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中的规定。

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地线系统:直流工作接地≤1Ω、交流工作接地≤4Ω、安全保护接地≤2Ω、防雷保护接地≤2Ω。具体技术要求应参照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和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技术指标中的有关要求,有特殊要求的设备进行特殊处理。

(2)、机房的接地系统

根据规范的有关要求,信息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

a.交流工作接地

b.安全保护接地

c.直流工作接地

d.防雷接地

(3)、接地措施

交流接地和安全工作接地合二为一,与直流接地,防雷接地分别用接地引线引至大楼的接地点,再将它们与避雷地桩接成综合接地网。

(六) 、机房空调新风系统

精密空调,外文名Precision Air Conditioner,是指能够充分满足机房环境条件要求的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是在近30年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机种,特点为大风量、热负荷变化,应用于运营商通讯机房等等。

通常舒适性空调冷负荷中有30%是为了消除潜热负荷,有70%是为了消除显热负荷。对机房来讲,其情况却大不相同,机房主要是设备散出的显热,室内工作人员散出的热负荷及夏季进入房间的新鲜空气的热湿负荷(仅占总负荷的5%)。

图8.png

1、信息机房要求环境

根据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房设计规范》和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中规定机房的温湿度要求为:

(1)、设备开机时机房的室内温湿度

图9.png

(2)、设备停机时机房内的温湿度

图10.png

采用机房专用空调机调温设计,温湿度环境根据A级标准设计。

2、机房空调的选型

(1)、制冷量的确定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机房内的计算机设备、照明灯具、辅助设施及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热;

 由机房外部进入的热,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透过玻璃窗射入的太阳辐射热窗户及门的缝隙渗入的风而侵入的热;新风机补充新风带进来的热等。

为了确定该机房内主要设备所需恒温、恒湿环境温度条件下,主机房专用空调设备的容量,根据信息机房系统内设备运行的特点和当地夏季气候的情况,采用类比计算法来确定机房恒温、恒湿专用空调的容量。

(七)、 机房消防系统

1、设计依据

根据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及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2、系统的设置

在机房内安装感烟、感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七氟丙烷(FM200)消防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3、系统保护区域的划分

机房的天花及活动地板下,应分区设置温感探测器和烟感探测器,地板的送回风口及天花的送回风口必须设置在有报警及自动消防灭火系统实施喷气灭火时,对无警区的自动隔离保护系统。(指对灭火气体的有效使用,保证灭火效果,同时又不扩散到其它区域)

A.感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信息机房区域内设置1个保护分区,工作空间。

B.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信息机房气体自动灭火区域为工作空间。

机房采用无管网消防灭火系统。

C.分1个防火分区:机房

4.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功能及原理



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可在值班室、防护区门口及钢瓶间操作。在自动状态下,当灭火保护区发生火灾时,火灾报警控制屏在接到同一保护区的两个独立报警讯号(温感和烟感)后,即发出信号至火灾联动控制屏。由火灾联动控制屏发指令至相应的灭火保护区施放灭火气体扑救(气体喷放前有约30秒时间待人员撤离保护区)和停止空调机设备。当保护区发生火警而报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系统不能自动投入灭火扑救时,可在火灾联动控制屏上的按下紧急启动按键或在相应保护区门旁的手动灭火按钮按下,均可达到手动灭火的功能。

消防控制屏及启动装置应安装靠近在灭火区域大门外的位置上。

5.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设计依据

◇系统设计浓度:8%

◇系统设计用药量:按标准要求设计

◇喷射时间:15秒

◇浸渍时间:3分钟

◇响应时间:30秒

◇喷咀采用全淹没喷咀

6、消防连动

报警系统与供配电系统连动,当遇火警时,供配电系统强切电源。

各防护区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信号、火警信号和气体喷放信号,要送到消防中心的联动控制柜,并使系统能在喷放灭火剂之前关闭防护区内的空调、通风机及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等设备。

为配合消防要求,各消防分区内的通风或空调设备的电源开关均装设分励脱扣装置,当消防控制主机动作时,自动切断相应消防分区内的通风或空调设备的电源,实现消防连动。

消防配合条件要求:

(1)防护区及储瓶间要求:

防护区应设有能在30秒内使该区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而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天花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a。

(2)对土建要求:

防护区内设有30秒使人员疏散完毕的通道;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能自动关闭,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可从防护区内打开。本设计采用钢质防火门。

防护区内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防护区灭火时应保持封闭条件,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以及用于防护区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等,在喷放七氟丙烷前,应做到自动关闭。

(3)对电气要求:

防护区内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由消防电源供电,以保证安全性。

7、机房门禁

1)根据安全防范系统规范,在机房重要区域设置键盘感应卡式读卡器,采用刷卡+密码开门的方式以严格控制各个出入口人流、物流进出情况,确保机房内设备等资源的安全。

2)门禁控制主机位置放在系统管理室,门禁控制器天花或地板下安装,感应读卡器墙装。

3)系统与消防实现联动。

4)火灾发生时,门禁系统自动把门打开。方便室内人员安全撤离。

机房防虫、鼠害处理

为了机房内设备的安全,机房与外界连接墙体的所有缝隙区管线槽接口处以水泥沙浆严密堵实,以防止虫、鼠进入机房。

(八)综合布线系统

1、设计概述

根据通信局要求,机房内“MDF架—用户话机插座”段需完成语音信号传输。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工作区的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软线),以及信息插座所组成,其包括了信息模块、墙座面板、装配软线、适配器、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等各部件。

信息模块是水平布线与工作站之间的接口,提供与各种分立式数据系统和局域网工作站间的接口,是T568A-ISDN或T568B-ALT标准的8芯模块通讯插座。

信息插座可安装在墙、地板或办公桌上,墙装信息插座离地面或地板300mm。信息插座具体安装情况详见各层平面图。信息插座安装应结合现场装修环境,如由于某些原因不宜安装信息插座(如柜式空调、电器设备等),可就近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

水平系统至信息插座段线缆建议采用穿放PVC白色线槽于办公室墙面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期信息插座使用RJ45接口,即屏蔽超5类线内的8芯均按标准成端,而话机接口为RJ11,在开通时应根据随机使用具体2芯线进行配对临时制作水晶头。

图11.png

 (2)水平配线、垂直干线子系统

水平、垂直路由原则上全程应新制镀锌铁皮槽,要求垂直干线子系统在弱电井内线槽大小应根据终期容量进行预留。铁槽两端应进行屏蔽接地处理。

(3)管理、设备间系统

机房机柜内安装理线架,并采用MDF模块进行网线全成端。

图12.png

 2、机房内上走线要求

(1)参照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标准》、YD/T 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执行。 

(2)通信机房内使用双层上走线架方式,电源线及信号线必须分开布放,不得有交叉。  

(3)下层的各列信号线走线架之间必须用过桥走线架连接。 

(4)上层信号线走线架宜承载通信机房外部进入的电源线及信号线;通信机房内部的连接信号线宜穿放在下层的信号线走线架上。 

(5) 走线架材质宜为冷轧钢板,厚4mm;走线架宽度为400mm、600mm或800mm。同一通信机房内应选用同一规格型号的走线架。

(6)走线架距离地面的高度和走线架横档之间的间距宜结合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确定。

3、塑料管敷设要求

(1)建筑物内配管用的硬塑料管应选用阻燃型硬质PVC管,它一般适用于室内或有酸碱及潮湿场所敷设,但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

(2)硬塑料管连接的接口处应用接头套管并用胶合剂粘接,接口必须牢固、密封。

(3)明配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横屏竖直且固定点的间距均匀。

4、镀锌线槽敷设要求

(1)建筑物内配管用镀锌线槽,它一般适用于室内或有酸碱及潮湿场所敷设,但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

(2)镀锌线槽水平敷设时,其悬挂点及支撑点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直线段的间距不大于3米;距线槽终端及进出盒的0.5米处;线槽转角处。线槽沿墙水平明敷时,应整齐平质。

(3)线槽沿墙垂直明敷时,其固定点应符合下列要求:直线段的间距不大于2米;距线槽终端及进出盒的0.3米处;线槽转角处。线槽沿墙垂直明敷时,应排列整齐、横屏竖直紧贴墙体。

(4)线槽不得在穿越楼板或墙体处进行连接。

图13.png

 5、设计的有益效果

(1)传统的走线架由于线路众多,互相堆积在一起,而某些线路在工作过程中又容易发热,一旦热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值,会导致线路故障,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采用在内置在支架腔体内部的散热机构,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便能实现线路的散热,从而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本装置工作时,现将各类线路安装到本装置的横梁上,固定好以后,当气温较高或需要散热时,启动高压气泵,高压空气从供气主管道进入到供气支管道,再从排气阀冲出,经由横梁上的凹槽冲击到线路,从而降低线路表面温度,保障线路正常稳定工作,在不占用多余空间的前提下,实现了线路的降温,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2)通信机房内的空间相对封闭,气流流动较小,线路分布较多的区域温度较高,无法及时与其他温度较低的区域实现热交换,容易引起散热不及时,降温效果不理想,影响设备正常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进一步在纵梁上设置了排气的凹槽,并在供气主管道上安装了排气阀,在供气主管道上的排气阀能加强周围空气的扰动,加大空气流动范围,从而避免小范围的空气循环,将较远端气温相对低的空气带入到循环处,提高了降温效率,保障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3)长期运行的机房内容易存在较多灰尘,为了避免灰尘堆积对排气阀口部造成堵塞,本装置设计了专用的防尘罩,能有效防止灰尘堆积到排气阀口部,提高了排气阀的运行稳定性,从而保障散热的正常进行,提高线路工作安全性。

(九)机房环境监控

1、总体解决方案说明

监控系统应用广泛通信机房一般都会监控以下几方面:

(1)环境监控:主要包括对环境温湿度、水浸,烟雾等进行实时监控,杜绝事故隐患。

(2)电源监控:主要包括电流,电压,用电量等;对应急供电系统情况远程监测和控制。

(3)安全防范监控:安全防范监控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红外触发报警等,同时可以接受门禁和红外报警的联动,对任何入侵行为第一时间录像,并发送到监控中心。

(4)动力监控:动力监控包括监控现场的UPS主机(如果有)、精密空调(如果有)监控等。

(5)中心监控平台:在监控中心服务器上安装网络监控系统软件,实时集中地监测一个或多个机房内环境、动力的状态,根据需要远程遥控一些设备,如空调、开关电源等。对各种告警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处理,通过现场的告警和远程无线(如手机短信)告警(报警方式有短信报警,电话通知报警,邮箱邮件报警,警铃/声光报警,软件窗口报警等多种报警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告警事件。

以上各子系统既能无缝连接组成一个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也能单独构成一个独立的监控子系统。

20190620203807_42365.jpg

(一)、DDF配线架

1、定义

数字配线架(DDF架)又称高频配线架,以系统为单位,有8系统,10系统,16系统,20系统等,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 Mb/s~155 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终接在DDF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图14.png

2、排列和布线

数字配线架的排列一般采用列式排列,即以列为单位。来自微波、光纤及其他设备的ITU—T G.703信号(2Mbits/s)信号通过75Ω的同轴电缆接到数字配线架上,电缆与接线座固定连接,以保证接续衰耗最小。在成对的接线座上,左面的接线座为发送接线座,右面的接线座为接收接线座。在电路设计时,通常将同种设备送来的信号集中在一起,设备复用器的发送信号全部接入左面一列接线端子,设备复用器的接收信号全部接入右面一列,由于复接设备采用背靠背形式,因此相邻两个接线座的收发为两套背靠背设备的收发。

数字配线架的布线要求整齐划一,同轴电缆与接线座的连接牢固可靠。电缆的两端都